小时候,过年是一件无限期待的事,似乎每天都在数着日子等待新年的到来,因为那时候的过年意味着有新衣服穿、有红包收、有零食吃……还可以尽情放肆,因为父母绝不会在过年的这一天打骂犯错误的孩子,这是一个相传已久的习俗,为了赢得一个好兆头,所以除非特殊情况,不然绝不会在过年这几天里打骂人的。因此,平时压抑着不敢做的事都会在过年这几天肆无忌惮地给干个遍。那时候的年过得总是太快,开心、快乐那是一定的。
初中高中的时候,因为面临着中考和高考,所以不管是否过年,学习的神经总是紧绷着,当然,过年也就不再向以前那么有意思。因为这时候买新衣服似乎变成了一个任务,在年前找一天学习不是很忙的日子约上三五好友逛半天或一天街,买上几件新衣后嘻哈着往家赶;红包也渐渐越来越少了,因为父母亲戚之间嫌互给太麻烦,所以为了贪图方便,把这一神圣的环节给省了,身上有的也就父母给的几十块钱,这钱还不敢随便乱花,因为过完年就即将开学,要留着买学习资料,若是花光后再向父母伸手拿铁定会被数落的,所以自己自觉就省着点花;玩也不敢放肆了,因为怕自己在玩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在拼命学习,怕玩过之后会大大落后其他人。感觉这是一个拘束的年龄,什么事都会有所顾忌,不敢大手大脚去做,所以,过年就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了,毕竟学习才是生活的全部。
上大学那会,大家都已是二十出头的年龄,感觉前面的二十年没怎么注意就过了,一下子就成为了一个青年,自从二十岁过后,我就对过年产生了不喜欢的感觉,因为感觉二十岁往后的生活随着年龄的增加压力会越来越大,这时不仅仅是年龄的压力,更有人生方向的压力。若是到离家较远的地方上大学,那么过年就成为了放假归家的一个标志,这时候便也不在乎是否有新衣服穿,是否有零花钱可以拿,也不再是记挂着玩,更多的是朋友间相聚的一个绝好时机,赶上天气晴好,便可约上旧时好友一起登高叙旧,交换着彼此对大学生活的奇闻趣事,计划着那未可预知而又充满光明的前途,再是约定下次再聚的时间、地点、方式……新年便这样匆匆地来,在伴着走访亲朋好友的过程中悄悄地过,然后带着新的压力,新的任务,启程。
在结束了学生身份之后,参加了工作,面对过年,更多的是一声轻叹:“哎……又长一岁了。”这便是日渐增长的压力所造成的,随着年岁的增长,必须面对的东西是越来越多,比如成家,比如立业,往后便是琐碎的家庭杂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或许少数人可以乐在其中,但更多的应该是以激情换取责任的年代,即使很累很累了,也仍必须承担一份责任。这时的过年便也成为了一种负担,因为你已经过了期望穿新衣、收红包、甚至是玩耍的年纪,这时角色已经转换,取而代之的是你给别人红包,陪别人玩耍,一切都以家人为中心,尽力做好一个晚辈或是长辈的角色。忙是过年的主旋律,连老朋友之间的会面也变得难抽时间,很多友情便也是在这忙乱中渐渐淡化的。
过年,由小时候的一种渴望渐渐演变成一个归家的信号,离家在外的孩子也急盼着利用过年的假期能够回家看看久未见面的父母亲,看看父母亲头上的白发是否又增新丝,笔直的背是否已经微驼,脸上的沟壑是否更深,视力、听力还是像从前一般好吗?看着看着,心会酸,因为我们在长大的同时,父母已渐老,这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所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便成为了一种潮流,回去享受家的那种久违的温暖,这是一年中最期盼的事;但父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有多少父母总是在过年望眼欲穿地守着家门口那条归家的路,张罗着一大桌的可口饭菜硬是等着忙于工作的孩子们归家团圆,若是有某个孩子未能到齐,父母亲多少都会感到失落,若是一家大小全部到齐,围在一起诉说一年来彼此的得失成败,成功了家人会替你开心,失败了却不会怪罪,更多的是理解和鼓励,家的魅力便体现于此。
归家过年,便已成为了中国最古老的传统,且仍会继续传承下去,永远永远……
总部 陈洁芬